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工作。10月19日下午,基础医学院召开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项目总结会暨2023年申报启动会。学校党委副书记牛阳、科技处处长韩怀钦,学院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及博士研究生等300余人通过线上会议方式参加了会议。同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王平教授应邀参加并做专题讲座。基础医学院院长刘娟教授主持了会议。

副院长王浩首先对2022年度NSFC项目整体立项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2023年申报工作进行详细安排部署。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马胜超、病理学系教师朱萌分别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标书撰写技巧、细节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发言。学院科研办公室主任薛姝婧对国基金形式审查过程中出现的经常性问题和要关注的重大事项进行了说明。各二级学科(学系)负责人分别针对2023年度的基金申报工作任务表态发言。


科技处处长韩怀钦强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是学校乃至基础医学院科研工作的重点,学院要认真部署、抓好落实,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标书指导,切实提升标书质量,集学院集体智慧与能力,全面推进基金申报工作。青年教师要有紧迫感,早着手、早谋划,为顺利实现项目立项做好前期准备。
刘娟院长总结并肯定了学院国家自科基金工作推进申报工作。她指出,在申请书撰写过程中,要关注细节,强调项目的创新性和承接性,期望学院在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中取得好的成绩。

牛阳副书记从“增强信心、精心组织、积极参与”三个方面为学院教师鼓劲打气。他讲到:高校教师要有家国情怀,高校的使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播,要把做好科学研究工作作为承担国家责任和实现高校使命的首要任务。他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量是高校科研创新、综合实力和学科水平、发展后劲的重要体现。基础医学院作为澳门新葡官网8883教学、科研的“领头羊”,具有起点高、后劲足的优势,要继续发扬追求卓越、敢打敢拼的精神。他鼓励教师在国基金申报中积极参与、全员参与,一要坚守,紧盯一个目标,久久为功;二要积累,多发文章,发好文章,积累学术人脉;三要修炼,要反复修改,百次打磨,达到“新”、“达”、“雅”的高度。他要求基础医学院要具体化、细致化,有针对性地组织基金申报工作,尤其对种子项目要做好跟踪与服务,严格把关标书题目及研究内容,促进2023年国基金获批项目数量再上新台阶。

王平教授作了题为《2023年国自然申报如何选题》的专题讲座,分享了国家自然基金申报选题的创新性、重要性、可行性和来源,以及如何避免入坑、如何分析评价专家评审意见等方面内容,精彩的报告开阔了师生们的视野,为学院2023年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提供了全新思路及有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