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下旬短短10天内,我国医院接连发生7起医院暴力事件,导致10名医护人员受伤,3人死亡。
和谐医患关系,到底难在哪里?百姓关注,政协委员同样关心。
“当今,医患矛盾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孙涛委员担忧地说,医院暴力事件的频发折射出医患矛盾正在日益加剧。
“医务人员是医改的主力军,但他们的积极性是否得到了发挥?医改投入的有效性到底如何?值得思考。”孙涛委员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现行医疗制度导致了医患信任的解体,解决暴力伤医要从医改上下功夫。
现行医疗制度下,医院逐利行为和不正之风客观存在。患者在医保的低水平、广覆盖条件下自费比例高,在被“高消费”时自然产生“经济对立”,一旦治疗效果不佳或医疗意外,一些患者“人财两空”必然迁怒于医生。而现行医疗体制尚未建立行之有效的分级就诊与转诊制度,三级医院人满为患,医生超负荷工作,很大程度上造成无法有效地与患者进行交流互动。与之相反,基层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太弱,解决不了老百姓的医疗需求。
“国家在设备和用房上投入不少,但配送机制问题导致缺药,缺人才的问题更没有解决好,更关键的是,在运行机制上基层医疗临床服务功能被忽视和弱化了。”孙涛委员说。
和谐医患关系,政府必须着力解决医患关系深层原因,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修复医患关系。
孙涛委员建议,从国家顶层设计着手,建立一整套统筹协调的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资金筹措、健康保险、医保支付、社会救助、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及人才培养的综合配套系统工程才是解决医患矛盾的根本出路。如:切实从软硬件上加强基层医疗,真正下功夫解决缺医问题,实施分级医疗,建立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大补偿,该政府管的管起来,该市场运作的特需医疗放给市场,彻底改变公立医院的趋利体制,医生收入与经济完全脱钩,医疗指标与经济利益完全脱钩,加强行业监督自律,处罚清除少数害群之马,提升医务人员形象,切实降低全民个人医疗支付比重,推行医疗意外保险制度等。同时,出台和完善针对医院暴力事件和医患纠纷处置的法律或法规,对医院暴力和伤医事件“零容忍”,必须依法严惩伤医行为者和凶手,研究和明确医患纠纷与民事纠纷在处理上的法律关系,并有依法执行的保障措施。
(来源:宁夏日报 作者马晓芳 吴少男 日期:2014年3月5日)